发布日期:2021-08-17 08:28 浏览次数:次
一个家庭要想和谐共处,必然需要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。而每一个人的想法不一样,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样,所以努力去融合的关键就是让自己多“专注于自己的事情”。
家是每一个人都要去静下来努力“清零”的地方,不管在外你是高管,还是了不起的“大人物”,回到了家你就是一名家庭公民。不要把外面的身份带回家。
在家里每一个人都有要付出的地方,也有每一个都要去尽的义务,所以没有谁会因为外面的不同,而在家庭中也变得“目空一切”。
每一个家都是我们的小集体,只有努力做到“平等互助”家才可以更加温馨。很多时候为什么势均力敌的感情可以走得更远,那是因为,我们都相互明白,各自的能力和责任。
而很多时候,因为全职主妇自认为低人一等,而变得自卑,其实每一个家庭成员之间没有高低之分,全职妈妈也是因为要养育下一代才作出分工。
但在中国,很多家庭主妇都是“处于劣势”的,事情做得多,自然抱怨也多了,抱怨多了,就多了很多口角,也有了相互之间的感情消耗。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家庭悲剧。
一个能“出力”的爸爸才是一个家庭最关键的和谐基础,爸爸下班陪孩子玩耍,妈妈在厨房炒菜,客厅里充满着家庭的烟火气。这样的家庭氛围,是孩子好性格和好人品的培养条件。因为爸妈给孩子对于未来的希望。
也道尽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,就像开一家公司,如果每一个人都值好自己的那班岗,做好自己的事情,那么这个公司运转就不会太差。
但如果夫妻之间不合作,又相互埋怨,那么出现口角是常事,海里气氛糟糕,孩子也觉得不开心,那么这样的家庭无疑是阻碍孩子性格成长的“罪魁祸首”。
而最主要的就是小家庭和大家庭要有一定的界限感,不能因为媳妇是“新来”的而排外,让她感受不到融入性,永远是个外人。而丈夫也不能因为给家庭娶了一个“保姆”而沾沾自喜。
最笨的老公就是在外吹嘘自己的妻子无所不能,完全不需要自己参与其中。老人有人照顾、孩子有人抚养,而自己就像一个“巨婴”。
最难的只有作为母亲的妈妈,走不得,因为有年幼的孩子要照顾,只能抹着泪继续坚持。醒醒吧,不是每一个妈妈都需要要委屈求全去经营家庭,那只能叫“服从”,而真正的经营永远不需要那么刻意的不去做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