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日期:2021-09-28 10:18 浏览次数:次
孩子出生前,曾想象他是无邪天真、可爱逗人的,其实无法跟面前这个不断哭泣吵闹的小鬼相提并论。带孩子,说其实的,简直难于上青天。抱负跟现实的差别!在孩子还没有出生之前,我天天摸着圆滚滚的肚子,想像有着天使般笑脸的婴儿。可能是四周没有幼儿的关系,便想象孩子会像电视上睡得很香甜,快乐地爬来爬去的小法宝一样。但是开始育儿之后便觉得孩子不是天使,而是恐怖的怪物。
现在有一些家长,往往缺乏对爬步履作的熟悉,夸大家里住房紧张,没地方爬,省略了孩子的爬行过程,以致很多孩子都是由坐直接到站立和行走的,同时,宝宝在爬行运动中,昂首挺胸,四肢举动并举,不仅锻炼了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功能,而且使宝宝扩大了接触面和熟悉范围,有利于思维和记忆的锻炼,促进左右脑的正常发育。
殊不知这对孩子的生长发育是不利的。仍是尽可能多地赞助您的宝宝吧,不要把他限制在小床和坐车里,这样的天地对他来说太狭窄了,这样的待遇对他也太不公平了。您应当宽容一些,给他一片天地,让他去爬一爬,熟悉熟悉世界,锻炼锻炼肌肉,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将有极大的好处。
天天忙着带小孩做家务,累得正要开始睡的时候,孩子就开始吵闹。抱起孩子哄一哄,休止哭泣,觉得可能睡着放到床上时,又开始哭泣。像这样的情形整晚都不断地在重复,一直等到天快亮时孩子才沉沉睡去,而父母却爬不起来了。有时候孩子会溘然哭起来,无论帮他换尿布或者喂奶,都不能阻止他哭,愈是担心孩子“是不是哪里不惬意?"不是生病了?”孩子哭得愈是厉害。甚至会有被害的妄想,觉得孩子是故意的,无论你连骂带哄,孩子都不肯休止哭泣,那时就会觉得自己跟一个可怕的怪物在一起而倍感无力。
真的好想丢给妈妈,的确有时会觉得婴儿不是天使而是个小恶魔,可能父亲会比母亲的感慨感染还要深,由于对母亲而言,孩子是自己生的,再加上10个月的坏胎之情,所以对孩子或多或少都会疼爱一点。而我也曾想过:“在孩子心情好的时候就陪陪他,开始哭时把他丢给妈妈就行了。”但在我们家却不能这样,由于老婆有时候会由于工作而整天不在家。
在孩子还没完全醒时赶紧跑过去拍拍,哄他再入睡,等听到呼呼的睡声之后再回到书桌前。可是没过多久,孩子又哭了起来,简直没有措施让我好好工作。可是工作又得在今天内完成,刚开始还会好性子地跟孩子说:“拜托!睡觉好不好?"但徐徐地就受不了,忍不住跟孩子吼:"你好了没有!快睡吧!”到最后都忍不住想要打孩子,不轻易控制住自己,“啪”的一声拍桌子,或者是踢布娃来平息自己的怒气之后,再轻轻地拍拍孩子的背哄他睡。
曾看过探讨人类内心深处的精神分析理论:“人类刚出生时是依循快感原则的,跟着成长之后便开始照着现实原则。”身为人母之后对这句话我更是深表同感。所谓快感原则就是追求内心的恬静,避免心里的不快。简朴地说,只要有不兴奋的事就哇哇地大哭,兴奋时就笑,犹如婴儿的世界。相对地,现实原则就不只是兴奋不兴奋,而是要配合现实作判定,例如:“妈妈在忙的时候,就安静一会儿。”或“这样妈妈会气愤的,就不要做了。”会考虑现实的题目之后再作判定。